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繁星計畫」是清華首先策劃的嗎?

清華於95年間分析前4年的入學新生資料後發現,各年入學生主要畢業於100120所高中之間;歷年來以甄試管道入學之本校學生,有90%以上畢業學校集中於35所高中,其中前15所知名高中學生比例更高達60%以上。為擴增學生來源,清華著手規劃並率先向教育部提出以「發掘人才、縮短城鄉差距」為宗旨之單獨招生計畫,並委請大考中心試算過去3年之學測資料,歸納出全國每年約有140-180所高中,至少有1名學生通過「二頂三前」的標準。乃由清華提供相當之招生名額,各高中推薦1名「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在全校(或類組)前5%、德行每學期80分(或甲等)以上,學測成績符合『兩科通過頂標、三科通過前標』標準」,且有意願就讀清華的學生,本校接受符合條件經高中推薦的所有學生。此一招生計畫之原意,即希望藉由「推薦保送」的方式,錄取較多原來無法進入本校的學生,讓更多的高中學生有機會成為「明星」,此乃「繁星計畫」名稱之由來。

「天下雙分,清華居半」是什麼意思?

清華自建校以來,除獲政府重點支持,又接受美國退還超收「庚子培款」所設基金會長期支持,善用優勢,盡攬菁英。教授在教學或研究領域上表現傑出,數十年來國內所有重要學術獎項,本校教授獲獎率都遠超過其他大學。以2010-2011年而言,中研院院士的選舉,全台灣學界只有兩位當選,清華張石麟教授就占一席,在國科會獎勵諾貝爾級學者的學術攻頂計畫,去年全台灣共核定四件,清華就有兩件,今年核定兩件,清華佔一件。另外,在教育部最崇榮的國家講座獎項,去年全台灣一共五位,清華佔了兩位;另一方面,頒發獎額高達100萬元的「有庠科技獎講座」得主,清華在四位中佔兩位,「有庠科技論文獎」得主,清華在八位中佔四位。最近剛公佈的「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本校有五位年青學者獲獎。顯示清華在研究上,資深與年青教師均有優異的表現,故有「天下雙分,清華居半」之說

沈君山前校長協助創立了幾個學院?

清華現有七學院中,除工學院外,都與沈君山前校長有密切關係,可謂奇緣
一.   原子科學院清華在台設校,第一個學術單位是原子科學研究所,後為原子科學院一部分,沈校長在1956年即加入清華,在原子科學研究所擔任助教,是最先四個正式員工之一。
二.   理學院; 1973年接受曾同在美國普渡大學任教,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徐賢修先生邀請,返國在清華大學擔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
三.   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科技管理學院;由於沈前校長有很高的人文素養,並有豐沛的人脈,受託規劃「人文社會學院」,而促成該院於1984年成立,以後以同樣方式促成「生命科學院」與「科技管理學院」分別於1992年與2000年成立。

四.   電機資訊學院;在校長任內,「電機資訊學院」經教育部核准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