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清華校園公共藝術

清華校園公共藝術

清華在公共場合展示的藝術品早期幾乎全由校友捐贈,在政府頒布「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以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以後,規定「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及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新建築物均依規定設置公共藝術,達到美化建築物及環境,豐富校園景觀。除專文介紹者外,擇其要者略述如下:

、楊英風雕塑

共三件,包括古代簡冊造型的大門立柱 (1977)、位於大禮堂前的「鳳凰」(1976) 以及體育場邊的「昇華」(1976) 


楊英風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976年時清大校長張明哲聘請楊英風為校園設計顧問,並協助規劃校園景觀,他對整個校園的遠程建設有恢弘想法,「景觀上的安排要最單純的境界(類似禪的境界),讓學生能隨時藉著這種氣氛靜下來,並且通過人為導引,發現自然的精神與美好。」次年他便完成大門的設計製作,包括大門、簡冊造型立柱、值勤警衛室與寬三公尺的人行道均是原始構思,他如此描述「巍峨、韌勁有力的校誌雕塑相互映襯飾,以造成整體性的景觀,此雕塑落於花圃當中,並有迎納賓客意趣」。現今立柱上的「國立清華大學」六字,是1978年時,1938級校友於40年值年決議募資,放大轉拓北京清華校門上的校名題字,以銅重鑄,嵌於其上,而這六字是第一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所題。

「鳳凰」(又名雛鳥、振翅高飛) 位於大禮堂前方草坪松林旁1976級校友於畢業當年捐建,是許多老校友仍前來尋覓蹤跡的對象,它帶給人們的共同記憶是溫馨感人。造形雖不是圓潤光滑,剛毅堅強的造形卻也質樸清新。

「昇華」為水泥及鋼筋雕塑,矗立在運動場邊,是1935級校友於197540年值年捐獻。

台灣推行公共藝術是起源於1992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楊英風早在於七十年代便提出「景觀雕塑」的概念,「景」只是外在的形式需與自然環境呼應相融,而「觀」是來自人內在的精神狀態,深受自然界的影響。至今30年餘,此創建仍深受民眾讚賞,最為大眾所熟悉的是他運用不鏽鋼的材質,藉光潔的不鏽鋼鏡面反射,將周遭環境與觀者納入作品中,以達「天人合一」之境。

古代簡冊造型大門立柱

鳳凰

昇華

二、「無聲的對話」(新宮晉,2008)

位於核工館與人社院前山坡地上現代藝術長流中已有不少藝術團體或個人前仆後繼地投入動力雕塑(Kinetic Sculpture)領域,世界知名藝術家新宮晉更是將動態的藝術品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擅長於藝術作品中結合機械原理、自然動力與藝術思維,藉著風、水、光影,進而使作品與環境優雅地對話,展現大自然風華。新宮晉說:「不管哪一種藝術形式,我只想帶給人快樂;並且把自然界的美,透過藝術,傳遞給下一代」。

無聲的對話

三、「葉子」(Leaf) (Juanjo Novella2017)

位於南校門台積館前青青草原的「葉子」像一片巨大的紫荊葉,這是知名西班牙地景藝術家黃猴諾維亞 (Juanjo Novella) 為清華製作的公共藝術品。這片紅鏽色的葉子立在一片綠意之中,雙瓣形的葉片像顆心,又似蝴蝶展翅欲飛。日間陽光穿透葉脈,形成活潑流動的光點;夜間在燈光映照下,更顯風情綽約。「葉子」從葉柄到頂端總長10公尺,傾斜豎立在草原上,垂直高度為8.7公尺,約二層半樓高,寬度則為7.5公尺,重8公噸;材質為厚重的耐候鋼,利用最新的切割技術,在上面鑽出超過一萬個孔洞。量體雖然巨大,但因具穿透性,看來輕盈而優雅。僅靠葉柄及葉片的二個點共三點固定在地面,結構相當特殊。諾維亞為收集創作靈感,前年冬天親自來到清華校園,被從沒見過的漂亮形狀羊蹄狀的紫荊樹葉子撼動,決定以它為創作主題。紫荊花曾是本校師生認定的校花之一(校務會議後來正式通過的校花為梅花),清華每年舉辦的校園科系博覽會也命名為紫荊季。

諾維亞相當滿意當初選定的地點。他製作大型公共藝術31年,作品靈感幾乎都取自於大自然,鏤空設計不會阻擋視線、遮住景物,令人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光影變幻,與藝術品自然互動。「這兩瓣葉對我來說,就像正與負、陰與陽、黑與白,我相信這就是人與自然的本質。」兩瓣葉形成一個弧,也像庇護所、雨傘、盾牌,或一扇門,邀進人們走進他的世界,透過「葉子」欣賞清華的朝陽、夕照。

葉子

四、「堅毅之心」(新銳藝術家團隊,2019)

位於學習資源中心前,為紅鏽色的耐候鋼多面體,其中一面鑲嵌著亮面不銹鋼,仿如隱隱閃耀鑽石光芒的璞石,靜靜佇立旺宏圖書館一隅、鄰近羅丹的沈思者雕像。「堅毅之心」是紀念傑出「三清」校友陳繼仁的公共藝術。陳繼仁對母校有很深厚感情。他畢業後與同學共同創立國碩科技,事業有成,卻積勞成疾辭世。國碩委託新銳藝術家邱昭財、張暉明、廖祈羽及廖涵羽團隊設計製作,送給母校清華這顆「堅毅之心」,象徵如璞石般的陳繼仁校友,經清華嚴謹學術訓練、創業艱辛打磨後迸出光芒,並激勵學弟妹追求卓越。

堅毅之心

五、「日晷」(邱紀良、林伯瑞,2006)

位於化工館前廣場,是由自強基金會捐建。清大化學系榮譽退休教授邱紀良體認日晷象徵科學精神和應用與精確的科學研究過程,為了打造清華校園的正確日晷而多方奔走,並參與設計與建造,與藝術家林伯瑞密切合作,賦予校園這座色彩瑰麗,形式穩重,兼具科學精神與文化意涵的日晷。面盤為藍白的嵌瓷,承載著厚重投影板的面盤斜斜地凸出地面;投影板兩側為優雅波浪狀的曲線,整個造形如手指,指向北極星;影板兩端各有一眼,穿眼望去,北極星就在其內。太陽的影子每日行經藍白面盤,週而復始,用意是激發莘莘學子能體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

日晷

六、「候鳥歸巢」(林伯瑞,2006)
架設在清華會館大門上方。藝術家林伯瑞以平靜和緩的色調,簡單純淨的雕塑造形,提供清華會館的旅客一個親切怡然的藝術空間。\期待能帶給校友、各界學者們溫暖、親切的回家之感,紓解旅途的疲憊,也能得到心靈上的舒展。除了是在清華短暫停留期間的中繼站,亦足以成為使人心有所寄託的棲息地,如同候鳥隨著季節變化成群去而復返,無論飛到哪裡,最後都得回家,回到這個心靈和知識之最終歸所。
作品以「入口外側大橢圓」為主架構,橢圓曲線為群鳥飛舞的動線引導出優雅的視覺感,透過候鳥成群飛翔的美姿,其活潑動態線條與建築體的幾何直線構成互動的和諧關係。旅人行腳飄忽不定,就像成群候鳥於天空翱翔,不辭辛勞為理想展翅飛向遠方,但披星戴月,仍是要回到溫暖豐饒的歸巢休憩。發揮候鳥的豐富意涵,展現清華大學溫文儒雅的人文氣息。

候鳥歸巢

七、「清鏡」(王存武,1999)

位於綜合二、三館之間,為台灣早期公共藝術示範案例之一,建置費用是來自於1994年文建會出資規劃全國公共藝術示範計畫的結餘款項。「清鏡」充分表達對設置基地空間的人文思維,藝術家王存武先生為這一系列的作品寫下唯美的註腳:「清鏡門─變換不定鏡的只是個別觀點,自己的偏斜有時只有在鏡中才會發現。天鏡─投射出晨昏與節氣的蹤跡。地鏡─提醒我們對環境破壞的省思。人鏡─看到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左右反轉的鏡像。地影─素黑的石面留給想要傾訴的人。水霧鏡─細微的水珠是天然的透鏡,彩虹是在陽光中演出的光影高潮。」

清鏡

八、「媒嫁科技」(蔡政維,2008)

位於台積館前。藝術家蔡政維的發想概念是「當硬體碰上軟體,當直線遇到曲線,當冰冷結識溫柔,當科技擁抱藝術,我們想充當紅娘,介紹慧擷知性的壯漢『科技』與優雅浪漫的美女『藝術』相識,進而促成良緣。」藝術家參加競賽之初,立志要創造如巴黎衛城區氣勢磅礡的公共藝術,規劃令人稱奇的都會空間軸線,如此潛移默化地改善環境氣質。

媒嫁科技

九、高燦興雕塑

位於科管院前的「鹿II(2011) 以及綜二館前之「痕」(2002) ,是由曾任清華駐校藝術家高燦興所捐贈的作品。

高燦興在40餘年間將生命完全投入雕塑創作之中,並結合傳統、現代及當代的手法,用鋼鐵逐漸發展出一種兼有古典美學之溫雅情涵,現代美學之理性自律與當代美學之新象徵語趣的雕塑作品。

「鹿II

「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