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院士為台灣學術界最崇隆的榮譽,清華素以師資優良著稱,歷年來獲得此榮譽的專任教師占全體教師比例為國內大專院校最高者,總共有十七人,包括:
第4屆 (1962),梅貽琦,物理系教授;清華校長(1956-1962)
第13屆 (1980),徐賢修,數學系教授;清華校長(1970-1975)
第14屆 (1982),閻振興,清華教授;清華校長(1969-1970)
第15屆 (1984),李亦園,人類所教授;人社院院長 (1984-1990)
第16屆 (1986),黃秉乾,生科系教授;生科院院長(1992-1995)
第18屆 (1990),徐遐生,清華校長(2002-2006)
第18屆 (1990),楊振忠,分生所教授
第22屆 (1998),吳茂昆,物理系教授;研發處主任委員(1995-1998)
第23屆 (2000),劉炯朗,資工系教授;清華校長(1998-2002)
第23屆 (2000),蕭啟慶,歷史所教授
第24屆 (2002),朱國瑞,物理系教授
第26屆 (2006),黃一農,歷史所教授;人社院院長 (2002-2006)
第26屆 (2006),陳力俊,材料系教授;清華校長(2010-2014)
第28屆 (2010),張石麟,物理系教授;清華學術副校長(2006-2010)
第28屆 (2010),黃樹民,人類所教授;人社院院長(2018-)
第28屆 (2010),黃樹民,人類所教授;人社院院長(2018-)
第30屆 (2014),江安世,生科院教授;生科院院長(2014-)
第32屆 (2018),鄭建鴻,化學系教授;清華學術副校長(2010-2014)
李亦園院士是人文社會學院創院院長,劉炯朗院士曾任清華校長,未在本書其他文章中有所介紹,特簡介如下:
李亦園院士: 人類學家,被譽為戰後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無論在學術制度的建立或學術議題的開展上,都扮演創設或奠基的角色。他在1984年參與籌創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擔任該院首任院長至1990年,並在1984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由於國內學術研究環境變遷,以及受惠於清華的良好研究氛圍,在2000年以後膺選的院士,才幾乎全部是在清華長期從事教學研究的教師。同時由於清華有尊重學術的傳統,這些院士們也多有擔任學校一級主管的經歷。
李亦園院士是人文社會學院創院院長,劉炯朗院士曾任清華校長,未在本書其他文章中有所介紹,特簡介如下:
李亦園院士: 人類學家,被譽為戰後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無論在學術制度的建立或學術議題的開展上,都扮演創設或奠基的角色。他在1984年參與籌創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擔任該院首任院長至1990年,並在1984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炯朗院士:
1956年考取清華大學新竹建校後第一屆原子科學研究所,同時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赴美留學。1960年及1962年分別取得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碩士、博士學位。
1998年出任新竹清華第二任遴選校長,任內以其睿智、親和的領導風格,大幅提昇國立清華大學在國內的能見度與聲譽,並大力向企業募款,推動校園建設,另促進與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共同組成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並促進兩岸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學生互訪,規劃籌設科技管理學院、宜蘭園區,成立科技法律、科技管理研究所和計量財務金融系。2000年當選第23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卸任退休後,長期在IC之音廣播電台主持知性節目「你愛談天我愛笑」與「落花水面皆文章」節目。
第25屆 (2004),劉國平,化學系合聘教授
第30屆 (2014),臧振華,人類所合聘教授
第32屆 (2018),鍾邦柱,分生所合聘教授
第32屆 (2018),李定國,物理系合聘教授
第32屆 (2018),李定國,物理系合聘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