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1950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發展盛況

1950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發展盛況

清華大學物理系始建於1926年,首任系主任為中國著名教育家、物理學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葉企孫。成立時僅有梅貽琦、葉企孫兩位教授,本科生兩個年級共7人。至抗戰爆發前,先後有吳有訓(1928年)、薩本棟(1928年)、周培源(1929年)、趙忠堯(1932年留學結束回到清華)、任之恭(1934年)、霍秉權(1935年)等教授。1934年,葉企孫推薦吳有訓接任系主任。

清華物理系迅速發展1928-1930年擔任校長的羅家倫與其後的梅貽琦校長致力破畫與經營有密切關係羅、梅二校長亟力倡導研究,營造濃厚學術風氣,鼓勵發表成果,強化學術休假﹔學校建成一系列的近代化實驗室,在設備上全國領先,使清華成為與老牌名校並駕齊驅的最重視實驗工作的大學,促成物理系迅速發展,得到一系列國際矚目的成果﹔清華也形成了普遍重視實驗的學術風氣,為日後打造領先全國的工學院奠定了基礎。

羅家倫校長在1929年初延攬被目為中國物理學界「第一把交椅」的吳友訓以及薩本棟加盟吳到職後不久即觀察﹕「中國現在物理實驗室以清華大學為第一」,這在當時乃是共識﹔清華當時著手組建國內第一個近代物理實驗室,開始高水準的原創性研究,吳友訓本人即在1931以及1932年連續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上發表專業論文﹔開中國本土物理學家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成果之先﹔李政道先生曾說﹕「清華大學物理系在當時梅貽琦校長領導下,在以葉企孫維代表的一群年輕教授努力下,不到十年,就明居全國物理系之前列」。

大致而言,從19281952年院系調整為止,清華物理系始終居於中國理工學界領先地位以及物理學界的核心地位﹔一項統計顯示,1930-1950年間,中國物理學界在Nature上發表專業論文共13篇,其中9篇署名的第一作者單位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或關係密切的金屬研究所,4篇由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生及系友完成。

19291938年,清華物理系共畢業本科生71人,其中多人成為大師級人物,如核物理學家王淦昌、錢三強,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力學專家林家翹、錢偉長,光學專家王大珩,固體物理學家葛庭燧,氣象學家趙九章,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翁文波、秦馨菱。71人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有21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師生於193710月撤到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4月又撤到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物理系集中三校精華,中國物理學界許多學術造詣很深的知名教授在這裡執教:有來自清華的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趙忠堯、王竹溪、霍秉權、任之恭和孟昭英;有來自北大的饒毓泰、朱物華、吳大猷、鄭華熾、馬仕俊;有來自南開的張文裕;還有聯大師範學院聘請的許湞陽。從1938年至1946年,西南聯大物理系(含清華、北大、南開物理系)共畢業本科生130人。聯大期間共有7名物理學研究生畢業,其中畢業於清華研究院的有謝毓章、黃授書、楊振寧、張守廉、應崇福和楊約翰。

194654日聯大結束。聯大物理系學生10人選擇到北大物理系繼續學習,53人到清華物理系繼續學習。至1952年院系調整前,物理系教工共4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人,講師6人,助教17人,技術員3人,職員工人9人。19461952年期間,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先後由霍秉權、葉企孫、錢三強、王竹溪等擔任,孟昭英在王竹溪出國學術休假期間也代理過一年系主任。

1952年秋,中國高等學校經歷了一次「院系調整」。中國高校理科與工科分家,文科與工科分家,清華大學變成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學。清華物理系絕大部分教師和全部學生,和原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物理系以及清華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併成北京大學物理系。

參考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清華大學物理系
[2] 劉超,《學府與政府,清華大學與國民政府的衝突與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