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梅園二三事

梅園二三事

梅園是安葬梅校長的墓園。1962年梅校長逝世後,清華校方與校友咸認將其遺體安葬於校園中為感念有清華永久校長之譽的梅校長做好的方式;選址工作由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陳可忠總幹事,校友會查良釗會長、梅校長得力助手、校友與原教育部次長浦薛鳳以及梅夫人共同進行。
據當時在事務組工作的余火炎先生回憶 [1]:
梅校長在台大醫院過世,移靈到學校,大概以半年的時間來找墓地。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梅夫人坐在一張藤椅上,旁邊綁著兩條竿子,我們就好像抬轎一樣,抬著梅夫人以及擇地的風水師等到山上去看景觀找墓地。找到現在的梅園,當時整片山頭都是相思林,沒有正式的道路,都是小徑。一行人到了山上,由風水師和學校裡的一些相關人員一起擇地,選定了現在的位置。選定後就開挖,先弄出一個墓穴,整個建設和擇地過程大概花了半年。半年完成以後,再擇日把遺體送進墓穴。
梅校長的墓是直接建在兩根樑上,棺木就放在樑上,沒有直接搭到地面,而是墊高起來。這麼做的理由是想說假使哪天大陸光復了,還想把他移回大陸去。
棺木滿大的,採用很好的木材,當時沒有車子,都用抬的。墓穴有兩個,據說要給梅夫人用。
梅園的整理與開拓是經過很多年才有今天的樣貌,大概五、六年以上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梅園是經過一番用心。那時候一邊種桃、一邊種李,意義是代表梅校長桃李滿天下;又因為梅校長姓梅,所以後來再種梅花,梅花好像種得比較晚。
又據科儀組余河益先生 (余火炎先生胞弟) [1] 回憶:
民國六十五年,蔣經國先生到梅園拜訪,當時正好雨後,吉普車開上來,整車都是泥巴。這件事之後,蔣經國先生才替我們鋪設到梅園的柏油路,也順便整理了梅園入口右側靠山的地,即今天的田徑場。因為他當時擔任國防部長,所以是利用國防部的資源,開進了兩輛推土機來施工。
另據原工務處主任、教務長朱樹恭回憶,曾建議將墓園設在原子爐附近,因梅夫人認為該地風大而作罷。[2]
關於梅園植種梅樹,另有幾種不互相牴觸的說法:
一、朱樹恭教授印象,梅園本植桃樹,到長出桃子,才知道誤植,改種梅樹。[2]
二、百棵梅樹是由蔣經國先生設法自嘉義梅山移植而來。[2]
三、梅園由清華校友集資種植各種名貴花木,初植杏梅287株,梅花241株。[3]
目前梅園兩側約各有一百株梅樹。
朱樹恭教授回憶說: 「安葬梅校長的陵園完成後,因為墓主姓梅,就叫梅園,梅園要有梅樹;當時清華事務組主任石讓齋,在北京清華是負責種花苗的,他後來到了台灣,那個時候好像是一個校友捐兩百塊或二十塊,種梅樹,石先生也不曉得梅樹哪裡去買,結果他種的竟是桃樹,後來開花,結了桃子,中國人有個說法,說墓地不能種桃樹,說將來女兒要出事。這時蔣經國先生在禮拜六或禮拜天,大約是靠近梅校長忌日的時候,到梅校長的墓上致敬,那天,我就告訴他,發現那個樹結了桃子,雖然梅校長跟梅夫人都是基督徒,總是不好!蔣經國先生就設法從嘉義梅山,移植梅樹過來;同時,原來到梅園的路,都是鋪碎石頭,也碰巧有一天經國先生來,下雨都是泥濘,很不方便,結果也是他叫人來鋪柏油,所以梅園的梅樹和梅園出來的柏油路都是蔣經國先生幫忙的。」
根據「一個時代的斯文: 清華校長梅貽琦」[3]記載,清大選址專案小組勘定:「在學校西南區山坡地選定。此地倚山面水,居高臨下,遠眺大陸,海天一片,俯視全校,歷歷在目。按最初規劃,梅校長原擬在此建造校長住宅,今改建陰宅,永遠呵護其畢生熱愛之清華,大家都認為是讓梅校長永遠安息的理想所在。」
墓園藍圖是由華泰建築師、清華校友張昌華設計,得到梅夫人核定,7月28日破土動工,11月18日安葬。
梅園現除梅花外,廣植龍柏、杜鵑花,刻石「梅園」為于右任所書,墓碑刻寫蔣介石挽詞「勳昭作育」,棺木覆石上由羅家倫題寫「梅校長貽琦博士之墓」,另有刻寫「政府褒揚令」以及蔣夢麟傳的碑文(丁治磐書)。
由於對梅校長的感念,不時有故人到墓前祭拜。近年來,每年有兩次由學校發動的「祭梅」活動,一在新生入學時,各學院新生由院長率領祭拜,另一是在梅竹賽前,由校長主祭,校隊教練與學生陪祭,以激勵士氣﹔同時在北京清華校長或梅校長親人 (如梅校長親侄及梅貽寶校友哲嗣梅祖麟院士) 來訪時,也會由校方安排陪同致祭。
[1]. 「余火炎先生、余河益先生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吳孟真同學 (2010)
[2]. 「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3]. 「一個時代的斯文: 清華校長梅貽琦」,黃延復、鍾秀斌,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