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清華大禮堂的故事

清華大禮堂的故事

19678月,傳來1913年至1918年出任北京清華校長的周貽春校長在上海去世的消息,為紀念周貽春校長,加上清華在台建校,於1964年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師生人數已逼近千人,校內集會及重要活動可使用場地,已不敷使用。於是,在1969華校友會會長李榦等人發起下募款,獲得校友們熱烈響應

當時已遷居香港的20級校友唐星海,慷慨認捐「相對基金」,也就是只要校友會募款一元,他就配合認捐一元。一年後募款成果與預定目標接近,大禮堂也進入設計階段。由當時知名的基泰建築公司設計,由18級校友朱彬主持,參與工作者包括29級校友張昌華、42級校友廖仲州等人。197110月以新台幣742萬餘元發包,1973年校慶後幾個月完工。基地面積為1,769.29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3,185.39平方公尺,座位總數1,600,內部一樓挑高,二樓內縮,建物正面長度將近五十公尺,簡潔宏偉。[1]

據時任教務長的朱樹恭回憶:新竹縣政府計劃把成功湖新竹的風,風有個限制,就是開湖五十才能蓋房子,所以清華大堂就是開湖五十[2]

大禮堂啟用後,清華的校慶畢業典禮學生公演,都在此舉行,有相當長時間,新竹地區的藝文表演重要演講座談活動,都以清華大禮堂為首選。1980年代,週末播放電影,也曾為當年難忘的校園生活點滴。多年來,在校方多次整修,並蒙校友捐助下刻意維護,大禮堂仍然是清華高水準的大型室內活動場所

近年來,在大禮堂有幾件最值得稱述的盛會,包括百年校慶、金庸與楊振寧「科技與人文對話」、破解生命密碼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 (James Watson) 與語言學大師杭士基 (Noam Chomsky)的演講活動等。

[1] 「話說清華」, p. 216,梁秀賢文,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出版社 (2011)

[2]「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