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錢思亮清華情

錢思亮清華情

錢思亮(19081983),1927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31年獲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學位,並以庚子賠款獎學金,進入伊利諾大學化學系。1932年獲伊大理學碩士。1934年以畢業論文《具有旋光性之雙輪基質變成不旋光體之速度》獲得哲學博士。曾擔任北大化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第五任校長、輔仁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委員、院士、院長。

1954 3 月,梅校長回台參加國民大會,留台期間,曾環島考察,並與教育部商定,籌辦新興科學研究機構。 1955 年,「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正式簽字,政府決定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機構,發展原子科學之研究,乃電召梅貽琦校長返國籌議。 1955 11 月,抵台籌辦「原子科學研究所」。並於同年 12 月,由行政院組設「清華大學研究院籌備委員會」,以教育部長張其昀與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為共同主席,國防、外交、財政、經濟四部代表,暨蔣夢麟、浦薛鳳、錢昌祚,陳雪屏、錢思亮、金開英、洪紳諸先生...

另一方面,錢校長在1952-1983年間擔任保管運用國立清華大學基金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該基金自1929年起由基金會永久保管運用,其年收入除基金會收取的管理費外,均交付新國立清華大學運用) 董事,其公子錢純則在1996-2013年間擔任董事。

根據梅校長日記,清華在台北前後兩個辦事處,包括目前在金華街的辦事處,都由錢校長陪同選定。清華在建設校舍之同時,亦著手準備招生授課。19569月,即招考原子科學研究所首屆研究生,錄取21人,先假國立台灣大學上課,師資也多由台大物理系戴運軌教授、化學系潘貫教授等支援,時任台大校長之錢思亮多方協助。


梅校長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中錢思亮先生代表各界所致紀念詞:「梅先生對國家的貢獻很多很大,每一件對別的人說都可稱為不朽。梅先生民國二十年接任清華大學校長。那一時期清華的校長連年更迭,學校很不穩定,校長很少作得長久的;自從梅先生接掌以後,就一直安定下來,就只這件事在教育史上已是不朽;清華自梅校長執掌不久,就已在世界有名大學中奠立學術地位,這貢獻對任何人說都是很大的功績;抗戰時搬到長沙、昆明,與北大、南開合組西南聯大,三大學合作無間,並把學校辦得很好,梅先生事實上對學校行政負責最多。只就此一事也足稱不朽;戰後復員到北平,梅校長重整清華園,兩年多的時間,清華的規模與素質比以前更擴大提高了。大陸淪陷後在新竹重建清華,極節省的、一點一滴的親自打下好的基礎,這件工作給任何人,也足稱不朽;建立了中國第一座原子爐,以最少的人、最少的錢、最短的時間,一次就成功了,這件事功給別人一生中都是不朽的。我們今天在這裏紀念梅先生,我們就想到梅先生撒播的種子;梅先生在清華四五十年,教導出這麼多學生,都各守崗位工作;作教育部長時改革風氣;倡辦長期科學發展,影響既深且遠。將來再過十年再過二十年,再來紀念梅先生,我們就更覺得梅先生的偉大,認識梅先生比現在更為深刻」。在梅校長逝世五十多年後回顧,錢先生一席話可謂神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