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貽春 (1913.8-1918.1) 與曹雲祥校長 (1924.5-1928.1,
1922.4 - 1924.5代理) 為1931年梅貽琦校長就任以前,任期最長的兩位校長(4年6個月與5年10個月,其餘均不滿兩年) ,巧合的是,兩人均為聖約翰大學畢業生,周、曹分為1904與1900年聖約翰書院畢業,同在耶魯大學求過學,並且與顏惠慶有師生或同學情誼,周曾從顏惠慶編纂「標準雙解英翰大辭典」,曹且是顏惠慶的表弟,曾於1925年末表示要辭職,隨顏惠慶赴駐英使館工作,後因安排接任校長發生困難,時局又生變化,顏惠慶取消赴英之行,而作罷。
周詒春有 「清華大學的奠基人」之譽。老一代的清華人,包括梅貽琦校長,始終以「老校長」稱之。 由於清華經費來自庚款,故與北京政府外交部有隸屬關係, 1918年1 月,周因與外交部新掌權親日派意見分歧,忿而辭職,將校務移交給副校長趙國材,離開了清華。
周詒春任校長時,已經有了將清華改辦成正規大學的計畫,到了1922年曹雲祥擔任校長後,又把這個計畫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正式成立了大學部,曹因而有「清華之父」之稱。曹雲祥在任近6年,做成的另一件事就是成立了日後名滿天下的國學院,聘任了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四大導師”。所以到1925年時,清華已同時存在三個學制:遊美預備部、大學部和國學研究院。1928年1月,因擬於清華大學正式成立後,停辦國學院糾紛聲中辭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