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7日 星期一

附錄: [現代太史公]錢穆傳略與年表

附錄:  [現代太史公]錢穆傳略與年表

錢穆(1895-1990),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錢穆一生以教育為業,五代弟子冠蓋雲集,余英時、嚴耕望等人皆出門下。著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上下冊《四書釋義》《中國歷史研究法》《論語新解》上下冊《中國文化叢談》(一)(二)《朱子新學案》一至五冊《中國學術通義》《中國學術思想史論集》(1-8《中國文學論叢》《現代中國學術論衡》《晚學盲言》《中國史學發微》等。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中研院院士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1]

錢穆年表 (): [2,3]
民國前十七年(1895- 誕生於江蘇省無錫縣蕩口鎮。
民國十七年(1928- 夏秋之交,先生的妻兒及兄長先後逝世;長姪錢偉長隨他在蘇州中學讀高中一年級。
民國十九年(1930)秋,顧頡剛推薦先生到北平私立燕京大學國文系任講師,而先生在《燕京學報》發表的〈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震動當時的北平學術界。
民國二十一年(1932- 先生在北大開「中國政治制度史」,並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同時在清華大學兼課,《老子辨》出版。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軍興,流寓西南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等高校。西南聯大初立時,北大與清華師生曾群議分校,爭主獨立,錢先生力排眾議,一言九鼎,才平息下來。[4]
民國二十九年(1940- 《國史大綱》出版,採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
民國三十八年(1949- 大陸時局緊張,在814日〈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文中,毛澤東點名胡適、傅斯年與錢穆受美帝控制先生又應張其昀之約南避香港;並與謝幼偉、崔書琴等學者籌辦「亞洲文商學院」;1010日正式開學,有學生60餘人。
民國三十九年(1950- 「亞洲文商學院」更名為「新亞書院」,先生任院長。
錢穆門生,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在回憶錄中,略述追隨他治學的經歷,特別提到錢先生治學的基本態度,了解《國史大綱》不僅是直接從第一手史料中鉤玄提要而成,同時也充分吸收現代中國第一流史學家,如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等的嶄新創穫。[5]
民國四十五年(1956- 130日,與胡美琦小姐在九龍舉行婚禮。
民國五十三年(1964- 正式辭去「新亞書院」校長之職,結束先生在香港辦學16年的生涯。
民國五十四年(1965- 夏,新加坡南洋大學擬聘為校長,為先生婉拒。7月,赴吉隆坡馬來亞大學講學一年。
民國五十六年(1967- 8月決赴台定居,10月他偕夫人遷居台北。
民國五十七年(1968- 7月,當選為「國立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是月,遷入台北市郊士林外雙溪「素書樓」。
民國六十九年(1980- 夏,先生偕夫人赴港,與留在中國大陸的兒子錢拙、錢行、錢遜和幼女錢輝歡聚一週。
民國七十二年(1983-《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 、《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先後出版。
民國七十五年(1986- 69日是先生告別杏壇的「最後一課」,正式宣佈自中國文化大學榮休,之後仍持續在家講學兩年,方結束從事教育77年的生涯。
民國七十九年(1990- 61日,遷出居住二十二年的素書樓;830日,先生逝世於台北杭州南路新遷寓所,享年96歲;
民國八十一年(1992 - 先生的骨灰遵照他生前的遺願,運回中國大陸江蘇故鄉,安葬於蘇州太湖中的西山。

1990830日,錢穆逝世,生前曾對其妻胡美琦說:「自古以來的學人,很少有及身而見開花結果的。在今天講文化思想,似乎不像科學家的發明,不論別人懂與不懂,即可獲得舉世崇拜。因為科學有一個公認的外在價值。而講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來支持自己向前,靜待時間的考驗來給予公平的裁判,而且他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意義、具有了價值。」

[3]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二版)》,三民台北 (2009)
[4]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錢穆
[5]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允晨文化,台北 (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