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王國維傳略*

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王國維傳略*

王國維(1877-1927)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王國維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

王國維研究方向涵蓋哲學、文學經史、小學。以古文字學為基礎,研究古代中國歷史,從古器物到古代書冊、服裝、建築,各方面皆有涉及,著述極豐。所著《宋元戲曲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關於戲曲歷史的書籍。持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17年,著《殷周制度論》,指出「中國政治與中國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1923年,應遜帝溥儀之召,北上就任「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王國維得以窺見大內所藏秘籍,曾檢理景陽宮藏書。

1925年,應聘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教授,講授經史小學,並研究漢魏石經、古代西北地理及蒙古史料。192762日,王國維留下遺書,言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當日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原因說法不一。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是非常有趣的見解。後人常以此三種境界象徵奮鬥路上的心路歷程。

王國維為何自溺,至今仍爭論不論,一般學者論點有所謂的:「殉北洋說」、「反共及痛恨北伐說」、「逼債說」、「性格悲劇說」、「文化衰落說」。陳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的序言中寫道:「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一人一事。」

王國維自溺之因,據其幼女王東明推測較接近「反共及痛恨北伐說」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又誤傳在北伐途中有殺戮王氏所熟悉學者之舉,王國維甚為驚懼,恐為原因之一。

*節錄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王國維並稍作增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